自iPhone、Android Phone智慧型手機風行全球之后,在數位匯流(Digital convergence)趨勢下,另一個影音內容載具‘電視’,也成為這波數位內容發(fā)展的新關鍵,從小螢幕的手機到中螢幕的平板電腦,現在甚至超大型螢幕的電視,也趕上這波數位內容的云端革命... 原本彼此互無關聯的媒體,從書本、報紙、音樂、影片乃至游戲,在數位匯流趨勢下,現在都可以在單一載具中提供應用,例如,iPhone可以下載電子書、閱讀新聞,同時也能透過iTune傳輸數位音樂、影片,也可以到線上商店付費購買數位影音。而相同的場景,也相繼在平板電腦、電視機上發(fā)生,透過各種簡單的連網設備,讓原本僅能應用部分特定媒體的載具,成了最佳數位內容平臺。 BBC iPlay數位影音內容服務,針對多種數位匯流載具進行服務頁面最佳化設計。BBC Smart TV以個人化的影音隨選、互動娛樂服務為優(yōu)勢,與傳統(tǒng)電視形成相當大的差異。Google 

這一波由智慧型手機點火的數位匯流趨勢,市場評析下一波熱門產品,將以置放于客廳的智慧電視(Smart TV)最有機會!這波Smart TV熱潮的明星產品,將會有整合云端連網使傳統(tǒng)電視升級的OTT(Over the top)、連網電視(Connected TV)與社群電視(Social TV)...等不同產品型態(tài)呈現,但大體上多是以整合網路、線上服務應用、社交互動功能,讓內嵌Smart TV功能的產品,能超越傳統(tǒng)電視僅能收看有限制的無線或有線頻道內容的應用,使電視機成為隨時接取網路資源與數位娛樂內容的新平臺。
而Smart TV能順利躍升的關鍵,奠基于日益成熟的云端服務架構,因為Smart TV必須將連網功能內嵌或是利用外掛升級方式,讓產品具備連網功能,電視在連網之后,可依據使用者個人需求,建構各式客制化服務或創(chuàng)新應用,形成更趨個人化的消費形式,而傳統(tǒng)電視由于功能與收視方式的限制,主要價值仍以提供家庭成員共享、互動、社交功能為主,個人化的應用相對較缺乏。
此外,多數人可能以為,電視連網可使用戶獲取幾近無窮無盡的網路數位內容。但事實上,選擇Smart TV的用戶,并不想要與有線電視一樣,被動接受上百臺的視訊頻道,他們需要的是真正渴求、可購買的數位內容!而目前多數Smart TV主打的氣象查詢、網路新聞服務,不能說是無用,但相對來說,用戶更想要的是可便利購買的付費內容產品。
也因為傳統(tǒng)電視在影音內容的提供方面,屬于單向式的提供,除非整合數位機上盒(Set-top-box;STB)或是IPTV隨選視訊,否則用戶錯過收視時間只能再等重播,或是利用TiVo、數位錄影機進行節(jié)目預錄,但這是基于傳送的大量節(jié)目中,‘可能’會有用戶想看的產品,若連大量傳送的節(jié)目都不見得能滿足多變的用戶口味,則使用體驗仍將大打折扣。
而Smart TV憑借連網優(yōu)勢,搭配目前最熱門的各種云端服務,即可提供傳統(tǒng)電視播映機制難以提供給用戶的隨選、隨播,或是更具彈性的自定節(jié)目內容、節(jié)目數量的應用形式。
相對于傳統(tǒng)電視的應用情境,即觀眾處于被動接受電視臺的節(jié)目安排,而Smart TV則與上網沒什么不同,只是螢幕畫面變得更大、鍵盤改為遙控器罷了,至于上網擷取資料,則是主動性的選擇娛樂資源,重視的是互動、回饋體驗。
但即便為了創(chuàng)造較佳用戶體驗,提供豐富多元的隨選、付費內容,但營運型態(tài)仍會受到許多限制。例如,數位內容最令相關業(yè)者頭疼的就是內容授權管理,以電影、影集內容為例,通常數位內容服務平臺購得的內容會集中在已下檔、非首輪之影劇節(jié)目,這會使銷售表現與內容吸引力趨于貧乏;另一方面,在重點運動賽事(如NBA、LPGA...等),也會因為傳統(tǒng)電視臺之轉播權問題,導致Smart TV面對這類重點內容就顯得Smart不起來...。

目前Smart TV最受用戶期待的功能,也是其可擴充軟體應用的云端服務,例如Apple平臺的App Store或是Google的Android Market,但實際上這類App云端下載、應用服務,或許可以在小螢幕、中螢幕的裝置上發(fā)揮效用,但實際在TV這類大螢幕產品,應用程式(Applications)是否適用,除非是游戲類的產品,預料其他工具類型的程式可用性將會大幅降低。
延續(xù)前述,現階段Smart TV發(fā)展游戲云服務,其實已擁有極佳優(yōu)勢,一方面iOS或是Android OS已提供公開、完善的游戲開發(fā)平臺,而Apple與Google也為游戲開發(fā)者準備了完善的軟體發(fā)布、更新、下載的云端平臺架構,而像是Samsung、Sony這類家電大廠,也運用集團資源自建線上軟體商店,對于優(yōu)質游戲開發(fā)商而言,可快速將其開發(fā)成果部署在各家重點云平臺。
然而,即便系統(tǒng)架構方面已趨完善,但實際上Smart TV在因應云端游戲應用,尤其是周邊產品的發(fā)展,顯然仍未跟上這波熱潮,例如游戲必備的搖桿、控制器、體感互動控制器...等,在Smart TV領域仍處于相對較弱的狀態(tài),軟體開發(fā)商即便想發(fā)展如TV Game等級的Smart TV游戲,也無法提供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,是比較可惜的地方。
在開發(fā)Smart TV云服務時,另一個關鍵瓶頸出現在Smart TV本身的連網效能問題,也會在用戶應用相關云服務時,將硬體問題更加凸顯出來。目前線上的Smart TV產品,多數仍以相對高檔的IEEE802.11n為無線技術基礎,IEEE802.11n使用2.4GHz & 5GHz頻帶,極速可達300Mbps、傳輸距離可在100m以內。
但考量當前的影音視訊傳輸規(guī)格,IEEE802.11n仍難因應未來之高畫質內容隨選、播放需求,因為現行的影音播放品質以FullHD為主流,規(guī)格為1,920 x 1,080解析度,即便利用H.264格式進行即時壓縮、解壓縮傳輸與播放,仍會顯得力有未逮;尤其是針對FullHD的3D視訊或是將來的4k x 4k超高解析度視訊內容時,Smart TV預配的IEEE802.11n無線網路環(huán)境,肯定會有升級的需要。
更多相關: AV集成
文章來源:中國視聽網 ©版權所有。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
手機訪問





